《不忘初心,做廉洁奉公好柜员》南陵农商行--丁梦莹
发布日期:2021-02-04 浏览次数:1911
“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此为明代著名学者薛瑄在《从政录》中对廉洁所划分的三重境界,意为明白事理,就不会任意获取礼物;珍惜名誉,就不会随意获取钱物;害怕法律制裁,就不敢轻易获取财物。以史为鉴,品味这“不妄取、不苟取、不敢取”,对今天的我们仍有警醒作用。
对不当所得因为害怕法律的制裁而不敢取,这是廉洁的第一重境界,法律底线不可逾越,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做了违纪违法的事,迟早都要受到追究。一个人懂得法律、敬畏法律,就会知道何事不能干,何事不能碰;就会提高警惕,管住自己,谨慎从事;人珍惜自己的名誉就要像百鸟珍惜自己的羽毛,是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廉洁的第二重境界;“不妄取者”是廉洁自律的上乘境界。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喜欢的事物要通过正规的手段取得,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体现的是正是于谦的刚烈、廉洁之气。
转眼我进入农商行已有两年,至今时常回想起从备考到笔试、面试的峥嵘岁月,当年我怀着满腔热血进入我们农村商业银行,梦想着在这里实现我的人生价值,至今仍在为实现这个目标不断奋斗。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以前总觉得腐败离自己很远,但随着上班的时间慢慢增长,学到了很多反腐案例,原来在权力与欲望面前总有人会迷失自我,然而向为身死而不受,岂为宫室之美而为之,用权力为自己谋私利既违背道德准则又触碰法律,虽尝一时之乐但假以时日一旦事发轻则丢掉工作,重则入狱,即便侥幸逃脱也会终身惴惴不安,所以面对诱惑我们要予以抵制,工作中要做到廉洁公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历史担当把反腐倡廉工作提到全新高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个个高官因腐败落马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虽还不是党员,但我以用对党员的要求约束自己,在工作中廉洁奉公真正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忘初心,不让职业生涯蒙尘,做廉洁奉公好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