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最新发布 / NEWS

《严于律己 警钟长鸣——清廉文化学习心得》​农行芜湖分行--汤盼盼

发布日期:2021-02-04 浏览次数:2986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枢纽,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愈是处在维系经济发展的风暴口,愈容易引发相关贪污腐败问题。由此,弘扬清风正气,加强清廉文化建设成为所有金融行业的立身之本。建设廉洁金融文化、防范金融腐败风险作为中国农业银行长期以来严格恪守的行业信念,落实到了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规章制度和学习讨论,铭记于每一位农行员工内心深处。

一、 强化监管,合规运营

防范金融腐败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金融领域腐败风险往往与市场风险、政治风险交织在一起,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严重威胁金融安全,腐蚀党的执政基础,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今年一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有关金融领域工作发表重要指示,要求坚决查处各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

从基层抓起,从基础做起是严控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中国农业银行从业历史中,各类风险案件高发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源自于基层管理的薄弱和缺陷,说到底,正是对“人”的管理不完善。3700多家一级支行,2.3万个营业网点,近40万名基层员工,面对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现实困境,中国农业银行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纪检监督为保障,以案件风险防控为重点,以员工行为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IT系统平台为支撑,以打造关爱员工文化、确保“两个责任”落实和提升“双基”管理水平为目标,深耕细作,制定了“两个办法”、“十个一律走人”、“三线一网格”等一系列员工管理办法,形成自律、他律、律他三方面结合的监督约束机制,在加强“双基”管理、促进合规经营上真正实现“你我相互监督、每天前进一步”的美好目标。

二、严于律己,从严律行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孔明在名作《诫子书》中教诲八岁儿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诫幼子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教育他要正直做人,今后要为国效力,做一个有用的人。传诵至今,已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民。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孕育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积淀而来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着力培育以清正廉洁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毛泽东主席有感于党的苦难光辉史,提醒全体党员务必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严肃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

严于律己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从严律行。律行就是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坚守底线,不碰高压线,勿越红线,警惕黄线。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要有规矩意识,制度规定和规矩就是红线,逾越红线闯红灯就要受到处罚。作为一名农行员工,具有规矩意识、明确自身职责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然而,就目前情况来说,银行业风险违规案件的此起彼伏,这些道德理念要想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讲,规则办法是约束行为的前提保障,真正要使规则办法发挥实效还是要靠自律。严于律己,从严律行,只有主动的去约束自身的行为准则,才能在规章制度的指引下更好的开展自己的工作。

三、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银行职业属性的特殊性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树立牢固的清廉、诚信、合规意识,严格防控金融风险。这是每一位农行员工入行学习的第一课,也是需要终身去学习的一课。作为一名农行人,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一些错误的思想因子所诱惑。淳厚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完备规章制度的指引要求我们日常工作中务必警惕各种行为漏洞,防微杜渐,从根本上肃清一切不正之风。

有规不遵,有章不遁是各行业之大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应从我做起:仔细核查每张单据和原始凭证,监督授权工作的合法合规有效,完善每一项工作要求,合规办理每一笔金融业务,严格执行信贷业务操作系统的安全规范,完善贷后风险管理工作,抵制各种违规操作,坚持自始至终地按规章办事。

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2020年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必须坚决查处各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保持从严态势,继续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力度”的要求,坚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农业银行不断加强清廉文化教育,推进清廉文化传播,树立以“清廉、诚信、合规、公开、为民”为核心内涵的正确价值观念。一以贯之,细节决定成败,基础夯实要素,只有依靠全体员工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力量,才能将清正之风吹遍全行,为农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根基。